首页 热点正文

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(诸葛亮斩马谡的真相揭秘)

zybk 热点 2024-04-26 16:00:01 14 0
对于大意失街亭的马谡,诸葛亮虽然有所不忍,但还是不得不斩首马谡以示军威。然而,却有人提出质疑,诸葛亮不应该斩首马谡,马谡是诸葛亮玩弄权术的牺牲品。

魏明帝太和元年(公元227年)三月,诸葛亮呈上《出师表》给后主刘禅,率军到达接近魏、蜀边界的汉中地区,准备北伐。他先在汉中重点训练了一年军队,然后才开始北攻魏国。

在正式北伐前,诸葛亮扬言要从斜谷道经陕西郿县(今陕西眉县北),然后直捣长安。曹魏得知消息后,一面派兵驻守郿县,一面派老将张部率领5万精兵赶往西线,驻防陇右。

第二年春,诸葛亮正式出兵北伐。他命令赵云、邓芝假装攻打箕谷(今陕西宝鸡南),试图把魏军主力吸引过来。同时,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军北出祁山(今甘肃西和西北),以便先取陇右,最后夺取长安。

当诸葛亮率领主力部队突然抵达祁山时,汉阳、南阳、安定三郡也纷纷起兵响应诸葛亮,战局对蜀军十分有利。

但是等到在祁山发兵时却出了问题。诸葛亮没有让经验丰富的老将魏廷、吴懿等人担任先锋,而是让没有实际带兵经验的马谡担任督军带兵前行,与魏国的大将张郃在街亭(今甘肃庄浪东南)交战。

太守马谡才华抱负远远胜过一般的人,喜欢大谈用兵谋略,深得丞相诸葛亮的器重。蜀汉国主刘备临死前曾规劝诸葛亮说;“马谡的才能有些言过其实了,这个人不能人不能委以重任,希望你慎重一些!”诸葛亮并不这样认为,他让马谡担任参军的职位,经常召见马谡谈话,甚至通宵达旦。诸葛亮南征时,马谡曾献策不宜强服,以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。诸葛亮采纳了他的计策,7次擒获孟获又7次将他放了,使得南中人诚心诚意地归附蜀国。在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时,南中人没有反叛。消除了诸葛亮北伐的后顾之忧。

马谡在街亭一战中,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安排,指挥混乱,还放弃水源上山扎营,没有在山下的城邑驻守。他的副将王平曾多次劝谏他,可是他不听。魏将张郃趁机切断了他的取水通道,然后发动进攻,把蜀军打得落花流水,四处逃散。王平仍然率领着千余人鸣鼓相聚,坚守阵地。张郃害怕有敌军埋伏,不敢前去追击,王平才得以从容收纳各个军营里残余的部队,率领将士归来。

此时诸葛亮进军祁山,失去了据点街亭,只好退回到汉中。街亭失守,使诸葛亮顿时陷入被动局面。

诸葛亮回到汉中后,便将马谡关进监狱,执行军法。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,但是为了重振蜀汉北伐取胜,兴复汉室的士气,为严肃军法重振军威,诸葛亮挥泪把他斩杀了。马谡被斩后,诸葛亮亲自来到马谡灵前祭奠,痛苦流泪,下令安抚照顾他留下的儿女。

蒋琬见诸葛亮这么伤心,对他说:“从前晋国和楚国交战的时候,楚国杀了得力的大将贤臣,晋文公暗地里不知道有多么庆幸。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下来,而杀戮智谋出众的人才,你能忍心吗?”诸葛亮流着眼泪说:“孙武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、所向披靡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执行军法极为严格。现在天下四分五裂,战争才刚刚开始,如果此时不严格执行军法,一旦坏了章法,以后还怎么能够战胜敌人呢?”

王平在街亭一战中曾经劝阻过马谡,在退兵的时候凭着智谋突出敌人的重围,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特别突出,已经显露了他出众的军事才能。因此,诸葛亮把王平提拔为参军,后来又将他升为讨寇将军,并封他为亭侯。

诸葛亮对将士们说:“这次出兵失败,虽然是因马谡违反军令造成的,但我也有用人不当的过失,这次兵败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”于是他上奏后主刘禅请求降职3级。

刘禅接到奏章,不知该怎么办,去问大臣。大臣们都了解诸葛亮的个性,说:“既然丞相心意已定,就依着他的意思办吧。”刘禅于是将诸葛亮贬为右将军,但仍然负责办理丞相的事务。

由于诸葛亮赏罚分明,勇于承担过错,令蜀军将士深受感动,大家的士气更加旺盛,作战也更加勇敢。

这年冬天,诸葛亮又率军杀出散关,包围陈仓(今陕西宝鸡东)。第二年春天,他又收复武都、阴平两个郡。之后,后主刘禅下诏恢复了诸葛亮的丞相职位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ipizuhao.com/201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