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生活正文

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下场(为什么都被儿子杀死)

zybk 生活 2024-05-01 16:15:02 29 0
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,由反唐叛将安禄山和史思明等,发动的一场反叛唐朝统治的战争,是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事件。虽然安禄山、史思明取得了反唐战争的短暂胜利,但最终却被自己的儿子给干掉了,这是为什么?


1、安禄山之死

安禄山原来患有眼疾,自起兵以后,视力渐渐减退,双目几乎失明,看不见任何物体。同时又患有疽病,性情变得格外暴躁,对左右侍从稍不如意,非打即骂,稍有过失,便行杀戮。性情古怪,脾气暴躁,所以左右侍从对其怀恨在心。

自从安禄山攻入洛阳,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后,就常常深居后宫,很少与将领大臣讨论军国大事,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近臣严庄传达,虽然严庄受到安禄山亲近,但也经常遭到安禄山鞭挞。

宦官李猪儿常为安禄山穿衣解带,服侍在其左右,挨打最多,怨气也大。

安禄山有个儿子叫安庆绪,和他一起起兵,立有战功。但是后来安禄山称帝后,宠幸的段氏,生下一个儿子叫安庆恩,受到安禄山的宠爱,安禄山时常想用安庆恩代替儿子安庆绪。

安庆绪担心被废,严庄也担心宫中事变于己不利,于是,严庄与安庆绪、李猪儿串通一气,就把安禄山给谋害杀死了。

2、史思明之死

安庆绪把父亲安禄山杀害后,自立为帝,年号载初。命史思明回守范阳,留蔡希德等继续围功太原。同年,长安被唐军收复,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至邺城,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,溃归范阳史思明。

因契丹、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,在安庆绪杀父称帝后,对史思明收其溃散的残部不满,欲找机会除掉史思明。但后来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,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,兵返范阳,自称“大燕皇帝”。


史思明做了皇帝之后,想扩大自己的势力,就带领军队攻打长安,但是没想到,长安的城墙太厚,史思明对此没有了信心,便转身去攻打洛阳。当时洛阳的守城将军是李光弼,他知道史思明的军队人数众多,凭借洛阳城内的士兵根本就抵挡不住,便将洛阳丢下,带着大军和粮草逃走了。

当史思明进入洛阳之后,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,城里什么都没有。史思明看着诺大的洛阳城很是无奈,想要放弃但是心有不甘,便下令让将士在城内安营扎寨,少许的将士前去寻找粮草。

而此时的李光弼正在洛阳城外驻扎,史思明的军队发现后,史思明便想派兵晚上去偷袭,夺取粮草,但被李光弼猜到了,遂遭到伏击。史思明派来的将士被李光弼抓获后投降,史思明手下的大将听说后,也跟着投降了唐军。自此,史思明兵败。

打了败仗的史思明很生气,他的性情也暴躁起来。他的部下感到害怕,担心有一天会被他杀掉,他的儿子史朝义也很害怕,担心被杀,每天都战战兢兢。

有个将领骆悦,害怕被杀,便对史朝义进行挑唆,让他杀了自己的父亲。后来的一天晚上,史思明正在睡觉中,他手下的将领便将史思明绑了起来,史朝义用绳子勒死了自己的父亲。自此,安史之乱的反叛首领全部烟消云散。

结语

利欲熏心、利令智昏,就是形容这两对父子,为了争权夺利,不顾亲情,也无道义。安史之乱虽说是唐朝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体现,但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及他们儿子的野心害了他们自己,不能不是一个教训啊!您说呢?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ipizuhao.com/20082.html